老人住护理院可以享受长护险吗(长期护理保险第六个保险)
文章阅读关键词:社会保险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第六个保险
原标题: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试点逐步推行,养老能否由此来保障?
文章摘要: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在制度设计、服务体系、评定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都在探索中,筹资渠道也有待拓宽,内容推广也有待加强;;2021年5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
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试点逐步推行,养老能否由此来保障?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8.7%。
目前,全国的半失能老人在4000万人左右,失能老人在600万左右。
这意味着,全国有近7分之一的老人在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和洗澡中存在困难。
如何满足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解放子女的一定压力,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
为了缓解养老难、养老贵的问题,我家开始逐渐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一部分城市先行展开试点。
2016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2020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2021年5月28日,中国银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
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长护险制度一旦开始建立,将是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
今天,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长期护理险吧。
长期护理险是什么?
跟社保一样,长期护理险是国家对社会保险的再一次探索。所以,长期护理保险又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顾名思义,长期护理险是指对个体由于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家中或疗养院治病医疗由专人陪护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支付的保险。
长护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将减轻更多拥有失能老人家庭的经济以及生活负担。怎么看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情。
长期护理险有什么用?
一项社会制度的推行,必然有其社会背景。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家庭处于“421”的结构下,一对夫妻照顾四个老人一个小孩。随着如今3胎政策的到来,或许大部分家庭就要变成“423”的结构了,想想都可怕!
不知道大家听过一句话没有: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位老人失去生活能力,都将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以及经济压力。老人由谁照顾、谁来赚钱养家,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如果将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交给第三方,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每月失能老人的护理费在6000元左右。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根本负担不起这笔费用。
正是因为国家看到了这块的民生需求以及社会现状,才推出的长护险,纳入到社保的福利当中。
长期护理险的发展瓶颈究竟是什么?
筹资、推广、服务仍然是长护险发展的三大痛点。
筹资
为长期护理险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是长护险制度建立过程中要面对的最大的一个难题。
目前,长护险尚未完全独立筹资。各试点地区的筹资主要是以当地医保基金划拨和财政补贴为主。甚至,部分地区的筹资完全来自于医保统筹基金。
医保基金已经承载了太多的支出压力,长护险的筹资渠道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拓宽。
推广
另外,目前开展护理险试点城市的大多数项目均由保险公司经办。
由于各个试点城市的政策大不相同,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对接政府项目时经办成本将变得更高、难度也将加大。
再加上民众对于长期护理险基本没有什么认知,销售难度大,因此设计这种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将变得十分不划算。
这些都大大的打击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以至于一些保险公司都没有打算推出长期护理保险。
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服务工作,银保监会开展行动,在5月28日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
这项政策的发布就是为了明确保险公司的相关服务要求,加强服务流程管理,强化监督检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助力制度更好地落地实施。
在长护险的推行过程中,对保险公司的责任与义务、服务与监管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写在最后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在制度设计、服务体系、评定标准、管理流程等方面都在探索中,筹资渠道也有待拓宽,内容推广也有待加强。
希望将来社保真正能够由“五险”变为“六险”吧!
我是梧桐君,欢迎关注,有任何保险方面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