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
这篇文章知识点为您总结归纳如下:街道居家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
原标题:养老离家不离街,也是一种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介绍
文章摘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城乡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年人仍然居住在自己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照约定时间到上门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倾听;;PS: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强老年人不离家的亲切感,还是生活在原来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还有熟悉的老友,延续过去的生活状态,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养老离家不离街,也是一种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介绍养老离家不离街,也是一种选择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介绍
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方式之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城乡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年人仍然居住在自己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照约定时间到上门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方式。是目前一种吸收了机构养老专业化服务和传统家庭养老优点的最理想的养老模式。
二、人口老龄化加剧
在我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是普遍的趋势,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比上年增加827万人,占总人口的11.9%。对社区照料的需求日益增大。依托社区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意义重大,是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正确选择。
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势
1、归属感增强。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可在社区内自主支配活动,有利于维持其多年形成的消费习惯,避免感染老年人有规律的日常生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保健。
2、精神得到抚慰。老年人在家中暗度晚年,有利于子女在家中为其提供精神赡养。并能与街坊邻居继续开展交往活动。充分保护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归属感,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弥补了机构集中养老由于居住环境转换带来的不适于强烈的孤独感的缺陷。
3、公共资源重复利用。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服务设施,节约了大量的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同时带动社区养老产业的发展,以改善社区内的养老服务水平,同时有助于大量安置就业。PS: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有助于增强老年人不离家的亲切感,还是生活在原来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还有熟悉的老友,延续过去的生活状态,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四、社区居家养老主要服务项目
1、生活照料:充分利用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资源,如家庭清洁、料理家务、维护维修、代为购物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顾的服务。其中还包括送餐服务:有定点用餐(市民大食堂)和上门送餐两种服务,针对不同自理能力的老人。
2、医疗保健类:建立医疗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陪护、陪伴看病、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等服务。利用大数据互联互通,积极获取老年人各项医疗数据,通过“物联网”如腕表、血压表、血糖表等设施设备,及时掌握老年人身份健康状况。
3、文化教育类:社区文化引领,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棋牌娱乐、读书看报、知识讲座、学习培训、书法绘画、电视电影、戏曲评书、广场舞蹈健身、民族演唱等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
4、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法律援助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等服务。
5、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另外,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6、“四社联动”类: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定期看望、电话问候、谈心交流等服务。建立健全四社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协同为老年人提供各项养老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之长,更符合人道的原则,更注重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使老年人过上了正常化的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小编:老胡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