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旅游服务(候鸟式旅居养老的概念)
本文核心要素如下:候鸟式的生活、候鸟式旅居养老的概念
原标题:候鸟式旅居养老渐成潮流
文章摘要:比如,在大家保险发布的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中,旅居疗养产品线已经在杭州、北戴河、三亚、黄山全面落地,在休闲旅游中植入更多医疗、康养服务,打造“管家式体验+医疗级服务”的一站式康养服务示范综合体;;另一方面,旅居养老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正在逐渐完善;
“候鸟式”旅居养老渐成潮流(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夏微雨)春天在上海、夏天在哈尔滨、秋天在北京、冬天在三亚……在中国,异地养老的理念逐渐普及,“候鸟式”的旅居养老逐渐成为新潮流。在这背后,是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方面,中国老年人群体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养老金标准不断上调,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改善,很多开启退休生活的老年人并不等同于“被赡养的一群人”。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仅身体硬朗,而且手头宽裕,追求物质生活的好品质、精神生活的高品位、社会生活的深参与,刚好是去“看更大世界”的黄金时段。这个群体理所当然地成为旅居养老的拥趸。另外,一些老人前往子女工作的地方,替子女带娃或是投奔子女,无意中也加入了旅居养老的行列。
另一方面,旅居养老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正在逐渐完善。在政策层面,全国范围内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少地方政府也在完善旅居养老政策。比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民政部门前些年就已启动全面战略合作,推动区域内异地居住老年人养老政策“通关”。江西、广东、广西民政厅部门也已签署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旅居养老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协同、融合发展。在服务层面,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向市场推出旅居养老产品线。比如,在大家保险发布的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中,旅居疗养产品线已经在杭州、北戴河、三亚、黄山全面落地,在休闲旅游中植入更多医疗、康养服务,打造“管家式体验+医疗级服务”的一站式康养服务示范综合体。
在我们看到旅居养老现象蔚然成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种养老模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和难点。
首先,旅居养老的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除了异地报销医疗费仍有一定障碍之外,旅居养老行业缺乏统一规范,尤其是针对老人的服务,缺乏配套的统一标准和监管。除了大家保险这样的机构外,传统的旅行社和养老机构、平台型创业者纷纷进军旅居养老市场,市场主体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旅居养老的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既然是“候鸟式”的旅居养老模式,必然会存在淡旺季之分,而且淡季时间会远远多于旺季,这就导致旅居养老设施的入住率偏低。而且,养老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较强的专业性,无疑会产生较高的运营成本。
旅居养老的相关产品有待进一步细化。虽然有大家保险这类的专业机构进入了旅居养老行业,但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旅居养老市场的供给主体多为商业性的旅游公司,它们提供的服务大多停留在“旅居”层面上,在“养老”服务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且,不同的老年个体对旅居养老产品的需求是有差异的,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大多是“大路货”,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
夕阳无限好。旅居养老现象方兴未艾,无疑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但只有我们解决了上述痛点和难点,旅居养老行业才能行稳致远,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来源:央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