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的基本结构(数字化和医疗行业持续发展)
本文核心要素如下:智慧医疗在养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数字化和医疗行业持续发展
原标题:推进医疗医药、健康养老领域数字化转型,江苏未来5年规划出炉
文章摘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有序开展,疫情期间“苏康码”快速上线,教育、就业、养老、社保、救助等服务场景数字化应用不断普及,数字服务和产品适老化改造扎实推进;;推动传统民生服务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加快发展民生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民生服务和相关数字产业,推进数字化民生服务公平普惠;
推进医疗医药、健康养老领域数字化转型,江苏未来5年规划出炉11月1日,江苏省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20年,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业务收入2.87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1.08万亿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分别达9.54%、8.87%,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规模和增速领跑全国。数字产业化基础扎实,数字产业能级保持全国前列,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加速转变,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数字化治理稳步推进。建成5G基站7.1万座,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
“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有序开展,疫情期间“苏康码”快速上线,教育、就业、养老、社保、救助等服务场景数字化应用不断普及,数字服务和产品适老化改造扎实推进。数据资源价值不断释放,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升级。
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也已确定。
为完成各项指标,首先,江苏省将强化数字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攻关,统筹布局数字科技创新载体,具体到医疗领域,支持开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重大平台建设,并强调促进数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
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将促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加快发展数字化生活服务业。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丰富健康养老行业智慧化服务供给。为此,将实施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工程。
在智慧健康领域
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鼓励发展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专业平台,探索基于5G、区块链等技术的远程健康咨询、诊断医疗、护理服务新模式,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规范预导诊机器人、语音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等技术应用,建设全省医学影像云,推进南京、常州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试点建设。
在智慧养老领域
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示范行动,试点建设一批示范性“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和“智慧养老服务社区”,培育一批品牌化智慧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引发经济”,鼓励企业开发智能物联、健康监测、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形式多样的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多渠道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还将实施重点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工程。涉及医药食品行业,采用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视频监控系统,提高生产过程的实时调度和在线监测水平,建立药品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系统,完善产品质量和流通追溯体系。
在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方面,鼓励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垂直工业电商平台、服务于全球供应链协同的工业电商平台和综合性工业电商平台。围绕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培育一批具备全球采购、供应链方案设计、分销分拨等功能的数字化供应链企业。
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市场监管、食药追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农村数字化建设中,将推动远程医疗的普及。还将在医疗、养老、社区、社保等民生服务领域开展数字化应用示范。推动传统民生服务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加快发展民生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民生服务和相关数字产业,推进数字化民生服务公平普惠。
围绕医疗领域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首先强调加快医疗领域数据资源高效汇聚,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同时,政府鼓励在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选取数据创新试点应用场景,引导有开发能力的企业进入安全可控的开发环境,开放自身数据资源,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开发利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围绕新基建,文件中提到,构建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推进存算一体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基于现有基础设施的边缘节点复用建设模式,面向远程医疗、应急响应等典型场景,部署边缘计算节点设备和边缘数据中心。推进无锡、昆山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建设,深化超算云平台应用,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学领域,开展科学数据处理和先进计算服务。
在区域合作互联互通方面,进一步推进省内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协同发展体系,加快医疗领域跨地区的数据流通和应用协同。同时,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推进医疗领域数据要素跨区域流通共享,打造跨区域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
Historical articles
内容来源:大健康派
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本公众号标注“原创”内容为版权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最新疫情信息、最热行业动态、最全健康科普
关注我们
加入社群
热门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