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智慧乡村官网
  • 首页
  • 功能简介
  • 技术架构
  • 合作方案
  • 行业动态
  • 关于我们
  • 软件系统技术热线
    400-761-5656
智慧乡村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养老 大数据(人口老龄化下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05-30 点击数:

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了解到这些问题: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法规、人口老龄化下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中国老龄化养老人口

原标题:打造养老的中国方案!专家共话七普数据下的老龄化应对

文章摘要:6月27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中铁康养和椿龄康养公益支持的“七普数据下的人民康养座谈会”上,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南;;吴玉韶指出,“通过七普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老龄化面临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城乡老龄化差异非常明显,农村老龄化严重,所以这也提示我们,中国的养老服务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还有巨大的养老需求;

打造养老的中国方案!专家共话七普数据下的老龄化应对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七普数据揭示了养老服务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提示我们今后的养老服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

6月27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中铁康养和椿龄康养公益支持的“七普数据下的人民康养座谈会”上,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等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大、清华、人大、南开等院校知名专家学者,大型养老企业管理者等,分别从政策洞见、趋势观察、一线实践的角度,聚焦七普新数据下中国老龄化新态势,建言打造养老的中国方案!

看数据: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是幸福的烦恼

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人,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亿人,占比13.5%,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国家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

“七普数据给我最直观的感觉是人口老龄化在加快,我们总体判断,在“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要轻度迈向中度老龄化,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李邦华指出,这一数据也在提示我们,养老服务的任务更加重大,带来的挑战也更大。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介绍,十四五时期,根据国家战略研究的预测,将新增老年人口5400万左右,是十三五的1.5倍,平均每年新增老年人超过1000万,202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3个亿。

“七普数据出来,在整个社会引起很大震动,但我一直认为这是好事,这个数据代表的是社会进步,这是幸福的烦恼,如果人均寿命比较低,就不会有老龄化问题,所以这一定是这是巨大的社会进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强调。

谈利好:老人也是资源,要把他们用好

“其实我认为,将来不光是老有所养,一定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为,要把老年人群体,变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只是把这个群体作为社会负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指出,如果只是强调老有所养,把老年人看作是纯粹的社会负担,就会认为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困难。实际上,按照中国当前和未来的人均预期寿命,退休以后有价值的生命,时间会越来越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

根据世界卫生组关于年龄的最新分段显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按照这个定义,我们根本没老。”李玲轻松地说到,其实积极的养老,把老人用好就是最好的。

李玲介绍,“我认识很多人,退休后待在家里,很快就老了甚至病了,但是那些还在继续找各种平台在干事的,好像越干越年轻,不会老的,所以我觉得未来中老年劳动力的社会参与是维护我们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实我们现在不是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所以我们要重视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怎样把老年人口,特别是低龄人口用起来,是我们目前要重视的问题。”吴玉韶也指出,针对现在的情况,不管是延长退休年龄还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都应该是大势所趋,能很好补充劳动年龄的减少。

谈机遇:新一代老人提示养老服务产业面临巨大的需求

李邦华表示,“从数据来看,“十四五”期间,大致也是“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人将进入中高龄时期了,很显然会带来一波巨大的照护需求浪潮,同时我们也看到,在60年代这批人也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这批老人的消费理念,包括自身支付能力,跟前几代老人是迥然不同的,他们属于活力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十分大。”

“目前,我们国家老龄化、少子化、不结婚、不生育的现状非常突出,人口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量问题严重,发展趋势问题更加严重。”陈文玲指出,所以我们面临着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给我们带来的挑战,这样才会使我们健康医疗保障、养老有可持续性。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

吴玉韶指出,“通过七普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老龄化面临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城乡老龄化差异非常明显,农村老龄化严重,所以这也提示我们,中国的养老服务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还有巨大的养老需求。”

话未来:期待中国式的养老方案

“养老产品没有国界,但是养老和文化、习俗是密切相关,中国人的养老服务问题,一定要通过中国方案来解决,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李邦华建议,我们应该依托中国国情,建立适合中国老人的中国式养老方案,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是把家庭养老作为重点来做、构建城市地区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推动区域养老中心建设、构建分层分类高效协作的养老服务应急服务体系。

陈文玲也指出,“我国的人口结构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七普数据是存量数据,是已有的结果,我们需要着眼于未来长周期或者中长周期的变化,以此来设计中国的健康养老方案。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结构性分析和设计,把老年人变成一种资源、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障的基础上,鼓励以市场化的方式养老、鼓励把一般储蓄转化为养老储蓄、在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养老问题上,要体现制度优越性、扩大非基本养老服务的比重,鼓励非基本养老服务的发展,尤其是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加大投入。”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我们一定要有中国特色、中国方案,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未来,我们要重视老龄化的区域不平衡问题、重视农村老龄化问题、重视老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重视老龄产业发展问题。”吴玉韶也强调,我也也要更加重视家庭小型化化问题,居家养老是我国的主流养老模式,要坚持家庭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实施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李玲也强调,“中国的养老一定不要简单学国外,疫情其实给我们极大的启示,第一个是国外养老院受到重创,养老院基本被灭掉了,所以他们可能都要重新规划养老模式,所以我们更要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目前来看,中国文化大部分老人还是愿意家庭养老,所以我认为居家养老应该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另外,我们的医养结合的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出来;未来还可以将智能化养老应用于解决我国的养老服务产业。”

加入收藏
上一篇: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武汉市社区养老院)
下一篇:养老机构问题以及对策(养老机构管理规范)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四川省社保灵活就业缴费(四川省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021)
  • 职工养老保险卡(社保卡五大功能)
  • 老人社区照顾(武汉市社区养老)
  • 长颈猫:智慧养老的解决方案优点都有哪些?
  • 养老服务系统平台(养老模式的创新)
  • 景福养老院(慰问养老院老党员报道)
  • 中国智慧养老迎新赛道 居家护理如何打开市场?
  • 智慧用电管理云平台在养老院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 安溪县是哪个城市(福建的风光)
  • 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成都防疫志愿者)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荣誉
    • 商标知识产权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 行业资讯
  • 技术架构

    • 金中技术框架
    • 微服务架构
    • SpringCloud Alibaba
    • 源码及二次开发
  •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93号新兴大厦A座12-13层

    400-761-5656

  • 微信小程序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广西金中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桂ICP备12003217号-32
友情链接:智慧养老系统 金养通官网 智慧托育系统 智慧物业+养老 家庭养老床位系统 乡村振兴 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金中集团官网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幼教系统 南宁公司注册代办 智慧乡村 微信3d抽奖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乡村系统 智慧月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