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智慧乡村官网
  • 首页
  • 功能简介
  • 技术架构
  • 合作方案
  • 行业动态
  • 关于我们
  • 软件系统技术热线
    400-761-5656
智慧乡村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武汉市社区养老院)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05-29 点击数:

本文核心要素如下:武汉市养老机构有哪些、武汉市社区养老院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原标题:武汉城区122家社区卫生中心,仅9家设养老机构

文章摘要:该中心负责人李文兵介绍,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中心的医疗资源,为失能老人和部分自理老人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开业来,该养老院备受社区老人青睐,省内外卫生、养老机构纷纷前来取经,武汉市也大力推广社区医养结合模式;

武汉城区122家社区卫生中心,仅9家设养老机构

湖北日报讯图为常青街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人员送老人去做检查。早在2007年,武汉市率先在江汉区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医养结合模式养老院。开业来,该养老院备受社区老人青睐,省内外卫生、养老机构纷纷前来

开业来,该养老院备受社区老人青睐,省内外卫生、养老机构纷纷前来取经,武汉市也大力推广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但记者调查发现,10年来,该模式在武汉推广遭遇尴尬。据武汉市民政局统计,该市中心城区1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民政部门登记开设有养老机构的仅9家。

复制成功的寥寥无几

昨日,记者探访了常青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层小楼里,4至5层是康复养老院,民政部门核准的50张床位基本住满,主要是80至90岁的高龄和失能老人。

该中心负责人李文兵介绍,社区医养结合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中心的医疗资源,为失能老人和部分自理老人提供家门口养老服务。日常护理在护士长指导下由护工实施,一旦老人需要治疗,则进入社区医疗模式,由综合科主任和社区医生共同负责。

养老院护理费用按月收取:自理老人2000余元、半失能老人3000余元、失能老人4000余元。

91岁的陈漪称,“自己找到了好归宿。这里不仅有医生和护士悉心照料,而且离家近,子女常来看我。”

老人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病,岁数大了,养老就医成难题。4年前,她听说常青街有家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院,经考察,决定搬来养老。

据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医养结合形式多样,基层医疗机构或内设护理院,或开设老年病科,或主动上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家庭签约式医疗服务等。

省民政厅福慈处负责人认为,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最大优点在于,将家门口养老和社区医疗结合,更有亲情相伴。

开业10年来,这里一直红火,其他社区老人纷纷申请入住。

李文兵介绍,省卫计委、省民政厅及武汉市将其作为医养结合典范推广,省内外同行前来学习调研的不少,但真正复制成功的寥寥无几。

推广存在很多难题

武汉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武汉60岁以上老人172.752万人,老龄化占比20.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但社区医养结合模式,遭遇现实羁绊。采访中,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诉苦:办养老力不从心,缺场地、缺资金、缺养老护理医护人员、缺设备……

李文兵介绍,常青街社区医养模式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为给社区养老院提供场地,区政府将原属卫生、城管部门的办公用房整合后,移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还扩充医护人员,与协和医院、武汉红十字医院成立医联体,请大医院医生定期到中心出诊,并开通老人转诊绿色通道。

医养结合发展遭遇的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去年,省政府参事室医养结合课题组专程到部分市县进行专题调研。

课题组指出,医养结合推广还存在很多难题:目前我省医养结合机构,绝大多数未纳入民政部门养老机构补助范畴,未享受到养老床位的相关建设和运行补助;规划、土地、税收、金融等部门更缺少政策支持;缺乏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专业人员先天不足;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对象的医疗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新农合的政策报销范围,更有异地养老人员的医疗费用难以结算……导致已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难以为继。

武汉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李剑华分析,养老服务目前还属于微利产业,照料失能老人风险较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性不高。

亟须多部门联手推进

医养结合已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中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李剑华认为,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亟须从顶层设计突破,加大资源整合。

养老领域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琛徽建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扶持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给予医养结合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额度,提高养老床位的补贴额度;部分养老机构,可与附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以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方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和公共卫生服务。

省政府参事室医养结合课题组建议,尽快打通卫计、民政、人社等部门的政策壁垒,以“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方式,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列入医保定点范围;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老年护理人才队伍培养,并加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监管。(湖北日报 记者杨麟实习生黄晨曦)

加入收藏
上一篇: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养老院宁波)
下一篇:养老 大数据(人口老龄化下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养老院康复中心(茶山养老院)
  • 设计图 户型 农村 别墅(农村住别墅)
  • 参加养老保险人员登记表(养老保险体系的基本内容)
  • 智慧物业养老系统 解决物企痛点问题
  • 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天津智慧养老)
  • 青岛养老院电话(青岛市养老服务网)
  • 物业发展养老服务,利于解决社区养老难题(居家养老对老人的好处)
  • 天府新区试点智慧居家养老:卧室安装健康感知器 家里有紧急报警系统
  • 社保月核定和补缴什么意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政策)
  • 养老金领取怎样认证(养老认证失败怎么办)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荣誉
    • 商标知识产权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 行业资讯
  • 技术架构

    • 金中技术框架
    • 微服务架构
    • SpringCloud Alibaba
    • 源码及二次开发
  •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93号新兴大厦A座12-13层

    400-761-5656

  • 微信小程序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广西金中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桂ICP备12003217号-32
友情链接:智慧养老系统 金养通官网 智慧托育系统 智慧物业+养老 家庭养老床位系统 乡村振兴 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金中集团官网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幼教系统 南宁公司注册代办 智慧乡村 微信3d抽奖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乡村系统 智慧月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