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补发-计算-退休-办法-制度-部分
本文核心要素如下:2020年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新政策有期限吗?、人社部: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提高!从15年延长到25-30年?
原标题:2022年1月会补发50%的过渡性养老金吗?
文章摘要:在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已经理顺的地区,实际上已经提前结束了10年过渡期,通过一次性补发到位以后,今后每月的养老金都是按照新办法计算的标准执行,加上职业年金等,与没有理顺之前相比普遍提高的了2000元左右,对于已经理顺的地区就不存在还需要补;;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由于处在新老两种制度衔接的过渡期,为了确保这个时候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待遇不;
2022年1月会补发50%的过渡性养老金吗?2022年1月能否补发50%的过渡性养老金,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目前虽然养老金补发的大政策是由省级人社部门统一进行部署,但是还要根据县级财政的情况来确定,有的地方在2022年1月会补发,有的地方可能就会往后几个月再补发。
所谓50%的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应当补发的养老金。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的规定精神,在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由于处在新老两种制度衔接的过渡期,为了确保这个时候办理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待遇不低于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待遇,在养老金计算时采取‘’保低限高”的办法。
所谓的“保低限高”,就是在养老金计算中,按照新老两种办法进行对比计算,如果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低于老制度计算的养老金,则按照老制度计算的结果执行,这就是保低;如果按照新制度计算的养老金高于老制度计算的部分,则按照新制度计算的结果执行,但是高出老制度计算的部分,为保障养老金的有序提高,需要设定一个过渡期,按照过渡期的比例逐年提高,这就是限高。
按照人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决定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对于新办法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从2014年10月开始计算,到2024年9月30日结束,一共有10年的过渡期,按照每年递增10%的比例计发。
所谓50%的过渡性养老金,按照时间来计算,目前大部分地方已经对退休中人养老金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逐步补发到位,但是这种补发并不是一次性补发,而是分批次补发。比如在2014年10月办理退休的人员,到了2019年,按照新办法计算高出老办法计算的部分,就需要补发高出部分的50%,2015年退休的人员同样是要补发50%,2019年的退休的人员按照规定的也要计发高出部分的50%,2021年办理退休的人员按照规定就应当计发高出部分的70%。
在退休中人养老金计算办法已经理顺的地区,实际上已经提前结束了10年过渡期,通过一次性补发到位以后,今后每月的养老金都是按照新办法计算的标准执行,加上职业年金等,与没有理顺之前相比普遍提高的了2000元左右,对于已经理顺的地区就不存在还需要补发50%过渡性养老金的问题,对于没有理顺的地区,那么在2022年是需要补发的,按照退休时间来计算已经不是50%的问题,至少是80%。比如高出的部分是2000元,按照时间来计算,2022年补发高出的部分至少要计发1600元。
综上所述,2022年1月是否会补发50%的过渡性养老金,要根据当地的工作进度来安排,没有补发到位的地方是有可能补发的,但是具体补发的比例是多少,补发的时间是否是在1月份这是不确定的,有的地方可能会补发,也有的地方补发的时间会往后延迟不一定是在1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