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智慧乡村官网
  • 首页
  • 功能简介
  • 技术架构
  • 合作方案
  • 行业动态
  • 关于我们
  • 软件系统技术热线
    400-761-5656
智慧乡村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黄埔区公办养老院(广州市黄埔养老院)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06-20 点击数:

这篇文章知识点为您总结归纳如下:广州市黄埔区养老机构、广州市黄埔养老院

黄埔敬老院

原标题:未来的中国式养老 正在广州黄埔试点

文章摘要:截至目前,黄埔区15个镇街均有“长者食堂”,遍布了100多个社区日托养老中心,为全区户籍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长者免费提供每餐12元的午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上门送餐;;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区、街两级全覆盖,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社区全覆盖,60岁以上辖区户籍特殊困难及80岁以上辖区户籍长者免费享受爱心午餐全覆盖,养老机构完成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张;

未来的“中国式养老” 正在广州黄埔试点

■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对于很多买菜做饭不便的老人而言,他们都非常喜欢在长者饭堂围着就餐。 通讯员供图

■黄埔区大配餐服务工作人员早早做好饭菜,并把它们分好,等待送餐。

不以街道为单位,不以物理空间来划分,打包送餐、照料和医疗三大基本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区、街两级全覆盖,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社区全覆盖,60岁以上辖区户籍特殊困难及80岁以上辖区户籍长者免费享受爱心午餐全覆盖,养老机构完成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张……2016年,广州以黄埔区为实验基地,正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昨天上午,广州民政局在黄埔区召开居家养老服务创新试点现场会,推广黄埔经验。

新快报记者发现,这些不以街道为单位、不以物理空间来划分,而是以人群、以社区、以老年人出行半径和服务半径来构建的养老体系有望成为标准“中国式”,其特点是构建送餐、照料和医疗三大养老基本服务。

■新快报记者 周聪 通讯员 印锐

长者饭堂:15个街镇老人免费“吃饭堂”

近年来,广州各区出现了专门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的“长者食堂”,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对于很多买菜做饭不便的老人而言,它们价格实惠、省心省力,尤其对于孤寡、失能等特殊老人而言堪称“雪中送炭”。

截至目前,黄埔区15个镇街均有“长者食堂”,遍布了100多个社区日托养老中心,为全区户籍60岁以上特殊困难老人和80岁以上长者免费提供每餐12元的午餐,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可上门送餐。2016年来全区累计有12万多人次受益。

钟老家住黄埔区文冲街文冲社区,今年82岁,身体尚能自理,每天中午都会来到离家不远的文冲社区(东西坊)长者爱心午餐供应点。在那里,他可以免费领取一份价值12元的爱心午餐。爱心午餐包括两荦一素还配靓汤。这样的习惯,他已保持了一年。儿子女儿在外工作,不用赶着回家忙上一顿饭。

“我喜欢来这里吃饭,因为吃午餐时,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吃饭很开心。”钟老边吃边对记者说,“这里的饭菜味道真的不错,你要不也尝一口?”与钟老一样每天中午来社区就餐的还有辖内的近200名老人。“长者食堂”将老伙伴们聚在一起,相互陪伴,不知不觉间让他们不再孤单。

新快报记者计算了一下,按照一年100万份、每份12元的标准,黄埔区政府一年就需要进行养老投入1200万元。目前,黄埔区采取“财政+慈善”模式,在区财政投入的同时,将爱心午餐作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暨“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系列工作慈善重点推介项目,积极发动慈善机构筹款。

医养结合:楼上养老院楼下办医院好方便

黄埔区老人院二期是一项引人注目的工程——2012年10月动工,总投资上亿元,23层楼高,总床位1200多张,是广州区一级最大的养老机构。去年10月底,该项目投入试运营,成为创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的一个亮点项目。

新快报记者探访发现,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楼上养老院,楼下办医院”。该项目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深度合作,1至4层为医院的老年病康复科,设病床60张,为养老院内老人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医生就在家门口,不怕半夜找不到人”,“老人有什么不舒服,直接坐电梯下来就可以找医生”。医院就在楼底下,入住养老院的公公婆婆倍感放心。

据黄埔区老人院院长刘旅滨介绍,二期工程投入使用,老人院总床位数上升到1200张,目前收住近400名老人,失能失智老人超过80%。虽然还有很多老人在排队等待入住,不过目前护理人员存在缺口,还需要想办法解决。

■工作人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美味。

■楼上养老院楼下办医院,老人看病再也不用到处跑。图为养老院内部。

增加床位:预计未来千人百个床位

在走访中新快报记者发现,按照广州市“9064”的养老模式,即4%在养老机构养老,6%在社区养老,90%是居家养老,只有大概4%的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由于“兜底”线下的老人有限,如果坚持入住轮候办法标准,则会产生床位空置;但仅以“男性满60岁,女性满55岁”的年龄为准入标准,则会产生床位供应紧张的问题。

维护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功能,放大其公益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资源,向更多有需要的老年群体开放床位是大势所趋。黄埔区民政局局长张灿华介绍,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1间,床位数3100多张,实现了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0张的目标。预计到“十三五”末,黄埔区每千名老人将拥有100张床位。

那么,到“十三五”末,黄埔区的养老床位会不会供大于求呢?“并不会。”张灿华解释说,“我们会对各类型养老机构床位进行合理定位和调整,比如有的地方公办床位主要是留给‘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低保老人,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同样有住进公办养老机构的需求。我们增加床位,就是把这一部分老人的需求也考虑进去了。今年我们以老人需求为导向,重新梳理了养老机构的架构,努力打造养老机构‘3个2000’基本格局,即全力办好2000张左右床位的公办养老机构,资助办好2000张左右床位的普惠型民办养老机构,支持办好2000张左右床位的高端民办养老机构,以适应群众越来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排解寂寞,增添乐趣

一群八旬老人喜欢当志愿者

在记者走访时,发现有这么一群老人志愿者。他们在“长者食堂”轮值,帮助长者们取餐,左右手开弓各端着一碗汤,“借一下借一下”一溜烟小跑,灵活的身姿让人捉摸不出真实的年龄。其实,他们的年纪都已七八十岁了。

83岁的娣姨已经当了3年志愿者了。每天,她大约7时从家里出门,8时到达志愿岗位,看看日托中心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我很听姑娘的话,她们叫我做啥就做啥。”钟婆婆很开心地说。“姑娘”就是中心里的社工。实际上,社工们并不是要钟婆婆做很繁重的任务,做做手工花、整理下桌椅,通过有目的地忙起来,排解孤独寂寞,增添生活乐趣。

只要老人身体力行,都可以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参加其他志愿者活动,开拓新的生活领域和人际关系。这些实验性的项目正在黄埔区开展,而且“老有所为”往往依托于“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平台。

黄埔区慈善会募集资金发展了“老有所学”长者学堂项目,举办59个兴趣学习班,截至目前共有4900多名长者参加。这里就涌现了很多老人在学习中“你帮我、我帮你”的事例,实现了“老有所为”。

数看养老需求:

上门看病服务 38.1%

上门做家务服务 12.1%

康复护理服务 11.3%

心理咨询或聊天服务 10.6%

健康教育服务 10.3%

日间照料服务 9.4%

助餐服务 8.5%

助浴服务 4.5%

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 3.7%

(根据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加入收藏
上一篇:城乡养老保险网上参保(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方案)
下一篇: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城市(养老理财首批试点包括)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老人住进养老院(老人住在养老院的优点与缺点)
  • 潍坊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泰安市泰山区民政局局长)
  • 老年人养护服务(农村养老服务问题)
  • 养老服务中心经营项目(养老产业面临的机遇)
  • 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的养老保险公司(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
  • 疫情期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北京的养老机构)
  • 养老保险基础账户和个人账户(没单位养老保险如何交)
  • 北京市养老服务政策(扎实推进什么养老事业什么什么医疗事业等领域改革)
  • 退休高级职称人员增加养老金待遇资格确认(教师退休金高于公务员)
  • 父母退休后的生活(家里养老人好吗)
  • 关于我们

    • 公司简介
    • 公司荣誉
    • 商标知识产权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 行业资讯
  • 技术架构

    • 金中技术框架
    • 微服务架构
    • SpringCloud Alibaba
    • 源码及二次开发
  •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93号新兴大厦A座12-13层

    400-761-5656

  • 微信小程序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广西金中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桂ICP备12003217号-32
友情链接:智慧养老系统 金养通官网 智慧托育系统 智慧物业+养老 家庭养老床位系统 乡村振兴 智慧养老解决方案 金中集团官网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幼教系统 南宁公司注册代办 智慧乡村 微信3d抽奖 智慧养老系统 智慧乡村系统 智慧月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