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新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为您提取本文阅读重点: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华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原标题:华新街街道:打造多元养老服务 增强长者幸福感
文章摘要:为切实推进“老有所养”,华新街街道自2019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养老专业化服务以及开展助洁、助餐、助医、助安4项基本养老服务,经过两年多的谋划建设打造,已形成“中心带站点”的服务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集资入股 打造惠民食堂一直以来,辖区老年人就存在着“在家做饭难、出门吃饭贵”的问题,对此,华新街街道采取由社会投资方与所属民办非组织——微企园管理服务中心及社区干部居民集资的方式筹建养老食堂;
华新街街道:打造多元养老服务 增强长者幸福感2月28日清晨,仍在朦胧中的山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阳光。渝澳嘉陵大桥桥头的一栋建筑里,传来了热闹的声音。“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原来,一群老人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最“时髦”的健身操。他们所在的地方,正是位于江北区桥北村88号三层的华新街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室一应俱全,成为了老人休闲消遣的好去处。
为切实推进“老有所养”,华新街街道自2019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养老专业化服务以及开展助洁、助餐、助医、助安4项基本养老服务,经过两年多的谋划建设打造,已形成“中心带站点”的服务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
盘活资源 阵地扩容升级
“书记,我们社区好久才能建一个养老站嘛?我们金砂水岸、锦绣北滨这么大几个小区,这么多老年人,每次都跑到董家溪社区那里参加活动,好不方便哟!”2021年年初,红砂碛社区居民王文秀对社区党委书记吴林军反映到。吴林军笑着向她解释道:“阿姨你放心,我们的养老服务站已经在规划中了,我给你保证,今年之内我们社区也能有自己的服务站。”一年下来,经过谋划、选址、装修等一系列筹备,红砂碛社区养老服务站终于在年底开放服务。“开业”当天,王文秀带着“姐妹”们走进场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今就在楼下就能参加活动,真是太方便了,我要给社区、街道点赞!”
目前,华新街街道共建有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个,并按照“以中心带站点”模式为辖区13个社区中的11个社区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站,还有2个站点正在建设中。所有社区养老服务站都设置了休闲娱乐区、文化教育区、生活照料区、健康管理等。按照“中心带站点”的模式,开展老年人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健康养身和生活照料等相关服务。目前已建立社区老年人基础信息台账和健康档案超过2500人,全年服务老年人约7000人次,组织开展爱心义剪、免费测量血压、暖心义诊、慰问等大小活动共180余次。2022年,街道预计将完成香国寺社区、华联社区的阵地打造和嘉陵社区扩建升级,让辖区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集资入股 打造惠民食堂
一直以来,辖区老年人就存在着“在家做饭难、出门吃饭贵”的问题,对此,华新街街道采取由社会投资方与所属民办非组织——微企园管理服务中心及社区干部居民集资的方式筹建养老食堂。按照“中心带站,站带食堂,食堂嵌入式小区”模式和由街道创新的“党建+养老”服务方式,将东方家园社区原本利用率不高的局部场地改为养老食堂。
“开饭了,开饭了!”随着一声吆喝,坐在餐厅内等候的老年人们拿起餐盘到打餐台排起了队。“今天有红烧肉哦,还有胡萝卜肉丝、炒青菜,好丰盛……”“还有骨头汤,麻烦帮我多打点……”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养老食堂提供堂食、打包、送餐等就餐服务,满足不同需求。除用餐外,还满足了如专家医疗管理团队、助洁、助急、助浴、助医、代办等配套需求。有效地整合了各方面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完备的服务。“社区有了养老食堂,菜品丰富又不贵,好方便嘛。”社区居民谢汉秋每次到养老食堂都会这样说道。下一步,针对小区内老年人需求,食堂将开发点心制做教程、营养餐课程、充值免费领蔬菜、茶艺教学等服务内容,有效提升食堂的经营活力和发展潜力。
华新社创 培育人才队伍
“赵婆婆,今天腿好一点没?一会儿十一点半我们给你送午饭哈,看你今天还有什么需求……”27岁的李芳是华新街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上午整理完养老中心建档老人的资料后,她又开始“操心”起了爷爷奶奶的饮食问题。由于对老人们亲切热情,把每个老年人的需求都放在心上,附近的老人们都开玩笑的叫她“干孙女儿”。
谈到自己的工作,李芳说到:“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我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看到这些老年人我第一感受就是很亲切。最主要的是,到了他们这个年龄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许多老人的后人都没在身边,只有靠我们给他们的生活‘搭把手’,为他们服务就是我的价值。”
每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前台接待工作都由资深义工值守10小时以上,服务内容涵盖中心日常值班、银龄互助学堂志愿者导师、入户探访困难长者、电访辖区内长者等。
依托华新街街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打造养老照护类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结合中心服务开展,让老人发挥个人所长、所能,促进老人实现个人能效感和成就感。已经编制《“华新社创”养老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华新街街道志愿者助老服务队培育指引》,规范义工队的培育和建设,不断推进各社区的情况沟通与反馈、志愿者招募、志愿者服务基础知识培训等工作。
助老扶老 共建和谐家园
70岁的陈萍和残疾的老伴住在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因为腰椎不好,难以做重活,家里经常一团糟。得知相关情况后,桥北社区养老服务站主动联系家政公司,定期提供上门服务,协助解决老人生活不便。
2021年以来,街道与相关家政公司签订协议,为辖区内的政府兜底困难老人和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居家清洁、生活照料等家政上门服务。极大程度缓解了特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问题。另一方面,华新街街道为保证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对辖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环境情况摸查,共摸查出160余户急需安装烟感报警器的困难老年人家庭,并于年底完成全部安装。
此外,街道整合“优质化”医疗、养老资源,形成医养一体新格局。立足现有医养资源集聚优势,整合重庆爱尔眼科、重庆弘医堂医院、牙博士口腔医院、华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余家医疗机构力量,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等医养结合服务,有效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近年来,街道对近100名60岁以上困难残疾人开展上门入户评估调研。重点调查了解困难残疾人家庭住址、电话、月收入、病残疾情况、家庭居住情况等。全面系统地对居民健康能力、行动能力、病床需求等进行评估,为即将开展居民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服务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华新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问题是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解决日益凸显的老龄化社会是避不开也躲不掉的,华新街街道将继续探索基层养老服务新模式,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专业化、品质化的养老服务。”
供稿 沈聪
编辑:李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