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金调整方案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缴费比例)
本文核心要素如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教师退休金参照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缴费比例
原标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老人老办法退休的4部分优势
文章摘要:退休金时代的老人老办法强调的是高级职称在退休金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平均岗位工资以及退休的区域对养老金影响是比较大的,工龄的影响因素更大,所以20%的老人老办法中的高级岗位是最大的受益者,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退休社会工资平均岗位工资基数较;;准确的说,老人老办法是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都在养老保险并轨的,2014年10月1日之前这一类人群在退休待遇方面享受的是退休金而不是养老金,我们注意到退休金不等于养老金,退休金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是可以按照档案工资按照退休时候的社会平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改革,老人老办法退休的4部分优势大家好,欢迎关注我的养老和教育的专题文章,在阅读中交流,在阅读中分享,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进步。
养老保险改革分为三大类人群,第1步是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了缴费模式与待遇享受模式,结束了退休金时代开启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新时代,开启了新老衔接,过渡交替的中人,10年过渡期的新阶段。
养老保险并轨让老人老办法有什么样的变化,老人老办法真的非常的吃亏吗?
准确的说,老人老办法是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都在养老保险并轨的,2014年10月1日之前这一类人群在退休待遇方面享受的是退休金而不是养老金,我们注意到退休金不等于养老金,退休金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但是可以按照档案工资按照退休时候的社会平均岗位工资以及职称进行综合核定,退休金一次性核定,稳步调整,定期调控,这就是退休金最重要的几个亮点和特点。
老人老办法在养老金方面真的吃亏了吗?因为我的一个朋友他在评论区留言,就是说老人老办法过程非常的吃亏,他自己是老人相比之下和中人退休金相比自己同样工龄同样职称少了1000元左右。
我想说的是这个呢可能是个体中的个体也是个例,它不代表老人这个群体,老人采用老办法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在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至少把所有的红利和好处都考虑到了老人老办法退休的好处,照顾老人老办法的几个最重要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采用了2014年最高的社会平均岗位工资基数,给老人老办法,退休经调整作为基础性的核定因素,并且兼顾了退休金在档案工资调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给老人老办法连续计算工龄,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后,视同缴费年限期的养老金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发和调整。
老人老办法不仅在待遇方面没有吃亏,反而有几点优势,一个是享受了最高的社会平均岗位工资和档案工资的最高部分,享受了视同缴费年限的补发和调整,在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的时候,享受到了最高的部分。老人老办法,养老金也有自己的弊端或者说不足,大约有20%的高级职称是最大的受益者,有80%的中级和初级职称退休可能会养老金偏低。
退休金时代的老人老办法强调的是高级职称在退休金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平均岗位工资以及退休的区域对养老金影响是比较大的,工龄的影响因素更大,所以20%的老人老办法中的高级岗位是最大的受益者,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退休社会工资平均岗位工资基数较高的地区是最大的受益者,工龄达到40年以上的退休职工养老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几类人群都占据到了老人老办法计算退休金公式的一个最全面的三个要素。
第一,社会平均工资基数。
第二,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时候退休之前的职称是否为高级职称。
第三,退休所在地区是否为北上广深等社会平均岗位工资较高的地区。
第四,档案工资所记载的退休工龄是否为35年以上。
以上我列的这4点,如果在退休金时代的老人老办法4点全部站齐的话,那么养老金超过5000元6000元都是很常见的,4点能占到3点以上养老金也能达到4500元左右,4点能占到2点之上,我保证养老金也可能达到4000元以上,害怕的就是这4点都没有达到,那么养老金可能就在3000元以下。
所以养老金改革并轨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了职称的影响力,淡化了区域退休影响养老金的力度,同时全国统筹一盘棋,实现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异地结算和省级统筹,最终实现国家级统筹,这样改革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养老保险按照工龄按照年龄突出调整的因素,把不利的因素降到最低,把有利的因素发挥到最大和放大。
看了以上的分析总结,你还认为老人老办法在退休金计算过程中很吃亏吗?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至少我认为是有争议的。
我是乡村十叔,欢迎点赞,关注,支持,转发,收藏,分享,这里有最原创的语言文字,这里有最接地气的视频解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