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照顾护理(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为您提供本文核心观点如下:社区居家养老是什么时候提出的、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
原标题:社区居家养老是什么?
文章摘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是什么?【问题解答】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模式。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主要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养老照顾,由正规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支撑,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维持自己的生活。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服务以及精神关爱服务等,具体内容如下:
- 安装紧急救助装置;
- 提供体检、健康教育、康复护理、心理卫生等医疗保健服务;
- 提供家庭保洁、助浴、辅助出行、物业维修、家庭护理等生活照料服务;
- 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关注老年人的特殊心理及精神状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扶持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提倡邻里间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
鼓励慈善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倡导老年人互助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