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养老网(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优缺点)
本文知识点归纳及重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是老年人目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模式优缺点
原标题:居家式机构养老不是仅仅消除孤独
文章摘要:”面对眼下高龄时能老人缺少专业照护、却不愿轻易住进养老机构,上周末(20日下午),南京最高端养老机构、法国欧葆庭仙林国际颐养中心,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教授,为来自全市老年康复护理界负责人讲述“医养融合;;中国正在推进机构养老的医养融合——把理想的老年居所集中,提供最优化的社会环境,有品位的文化环境,提供连续性养老—康复—护理一体化的机构;
居家式机构养老不是仅仅消除孤独南京仙林欧葆庭国际颐养中心的老人,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教授下,学习插花艺术。
扬子晚报网11月21日讯(记者 董婉愉 文/摄)“机构为老人提供的,应该不是一张床,而是一个家。”面对眼下高龄时能老人缺少专业照护、却不愿轻易住进养老机构,上周末(20日下午),南京最高端养老机构、法国欧葆庭仙林国际颐养中心,邀请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教授,为来自全市老年康复护理界负责人讲述“医养融合的中国之道”,在于为老人提供居家式的机构养老。
一位高龄独居且失能老人,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城市,与之为伴的是一个24小时在家的保姆。这在中国很多城市不足为奇。“我两个儿子全家10口人,两年前老伴去世后,只有我在国内,儿孙们都是外籍人士。”住在新街口的一位省级机关退休处长杨老,今年87岁,好在腿脚尚好,平时生活半径继续围绕以前的单位转。他不肯住养老院,说了养老机构三点不好:社会环境孤单,文化环境贫瘠,医疗环境瘦弱。确实,眼下多数养老机构,因为市场竞争不充分等因素,还在维持低水平托养。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元素——专业护理人员严重缺乏,导致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入住后加速衰老。
记者昨天在欧葆庭看到,这里入住的几十位老人,几乎每一位每一天的每一个时辰,都有专门护工照料:什么时间给老王理发,什么时候让老李打太极拳,什么时候让多数老人学习插花……当然,每一种服务都是计时收费的。与机构的高端硬件和每月两万元左右的费用配套,服务费也不低,理发、修甲、按摩都是百元起步。
老龄化社会下,多数尚没有富裕起来的老人如何选择机构,安放自己的晚年?励建安教授多年前关注中国康复医学。“老人不肯进机构,机构养老也是举步维艰。”他说,很多养老院简单的食宿和日常协助不能满足老人,必须将医疗融入老人日常生活。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医养结合:医院和养老院签约,提供医疗服务。但由于经营主体割裂,在实际运营中常常遇到各种壁垒。中国正在推进机构养老的医养融合——把理想的老年居所集中,提供最优化的社会环境,有品位的文化环境,提供连续性养老—康复—护理一体化的机构。
“养老机构给老人的不仅仅是一张床,而应该是一个家。”他解释,家就是家庭式的居住生活环境,机构式医疗和护理服务,连续性医养融合服务体系。“老人在机构的目标,不是度过余生,而是延缓衰老的过程。”一位康复护理员院长告诉记者,院里入住47位老人,目前只有一位全科医生,从某贫困县招了7个护理员,边干边学简单上岗,每天每人要照护八九个老人。“我们的服务标准不高,不能收老人太高费用,每月每人缴费三四千元,也招不到经过培训、有技能的专业护工”。他透露,尽管政府相关部门近些年加大了对社会化养老的扶持力度,但政府补贴资金只是种子资金,还不足以让机构养老走上宏图。“欧葆庭这样的高端养老机构,不仅在中国,即使是亚洲也只有一家。”他对励建安教授提出的高标准的中国“居家式机构养老”,表示道阻且长。 (编辑:王育昕)
